事例11:違章操作沖床形成擠傷事端
1999年3月5日,河南省某制桶廠沖壓車間在生產過程中,一各沖壓操作工在操作時,因為違章操作和疏忽大意,導致右臂破壞性骨折和肌肉揉捏傷事端。
1、事端通過
3月5日14時30分許,某制桶廠沖壓車間二班職人席某等四人,按照生產任務,操作160T沖床加工200升鋼桶底蓋,席某負責下、下料等輔助作業。因為沖床東側臺面上桶蓋垛推放過高,席某在另一位沖壓工右側捅操具底板廢料時,不小心將右臂搭在沖床旁桶蓋料垛邊緣處,此刻滑塊下行,使其右臂擠在滑塊與料垛之間,導致右臂破壞生骨折和肌肉揉捏傷事端。
2、事端分析
形成這起事端的直接原因,是操作工安全意識不強,違背沖壓工安全操作規程有關“滑塊未停前,頭、手禁止伸入風險部位和上、下模之間”的規定,在滑塊未停止運轉的狀況下,右壁進入風險區整理廢料。形成事端的間接原因,一是多人共同操作分工不明確,相互合作不妥。二是生產現場物料堆積紊亂,不利于操作工觀察周圍環境,操作不便利。
3、事端經驗
要實現沖壓作業的安全,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作業:一是有必要在風險區域裝有安全防護設備,如安全啟動設備、機械防護設備、主動維護設備等。二是嚴厲操作規程,操作人員有必要按操作規程操作。在這起事端中,事端的性質歸于操作事端,事端發作的首要原因是違背操作規程和疏忽大意,同時多人共同操作相互合作不妥。如果從別的一個方面來知道這起事端,即從事端發作時間和事端發作原因分析,堆積很多廢料之后不進行鏟除還要連續作業,這與安全意識有關,與習慣性操作方法有關。實際上在堆積很多廢料之后,操作人員應該意識到應停機整理,既便利操作又鏟除風險,之所以不停機整理,根本上仍是安全辦理、安全教育不到位,企業應加強這方面的作業。二手沖床回收
4、防范辦法
(1)仔細吸取事端經驗,加強安全辦理和安全教育,加大作業現場安全查看和查核力度,進一步結合實際強化職工安全意識,實在進步整體安全本質和自我維護能力。
(2)多人操作時應明確分工、協調合作,統一指揮并有一人負責安全。
(3)沖床作業臺面只允許單側垛料,高度不允許超過作業臺240mm,整理廢料時禁止將頭、手伸入風險部位;沖壓廢料堆積時應及時整理。
附:沖壓工安全操作規程
1、采用機械壓力機件沖裁、成型時應遵守本規程。
2、壓力機操作工在作業前應先了解沖壓設備的型號、機械性能等,并持證上崗。
3、露出在外的傳動部件,有必要設備主防護罩。制止在卸下防護罩的狀況下開車、試車。
4、正確運用勞作防護用品,扣好衣扣。女工的發辨不該露于作業帽之外,作業時戴好防護手套。不得赤腳、穿拖鞋、涼鞋、高跟鞋進入車間作業。
5、開機前應查看設備及模具的首要緊固螺栓有無松動,模具有無裂紋,操作組織、急停機械或主動停止設備、離合器、制動器是否正常,三角皮帶是否無缺。
6、模具設備調試應由經培訓合格的模具工進行,設備調試時采取墊板等辦法,避免上模零件掉落傷手。沖壓工不得擅自設備調試模具。
7、作業前應仔細查看工位是否布置穩當,作業區域有無異物,設備和機具的狀況等,在承認無誤后方可作業或啟動設備。
8、開機后,先將設備啟動空轉1~3分鐘,禁止操作有毛病的設備。
9、設備運送時,禁絕進行擦拭或其他清半作業,不該與他人攀談。集中精力,堅守崗位,禁絕擅自把自己的作業交給他人。
10、一臺設備二人以上操作時,有必要運用多人操作按鈕設備的設備,有必要有主有從,統一指揮,定人開車,做好協調作業。
11、作業時發作安全設備失靈、照明熄滅、在單次行程操作時發作連沖、壞料卡死在沖模中、設備運送生硬反常、產品質量狀況變化等狀況,應立即關機,并告訴設備維修人員。
12、作業時忽然停電或暫時脫離操作崗位時,有必要關機,并把腳踏板移至空擋或鎖住。
13、因沖模設備調整、設備檢修、機器整理需要停機掃除各種毛病時,有必要切斷電源,在設備啟動開關旁掛上“有人作業,禁止合閘”的警告牌,警告牌的色調、字體有必要醒目易見,必要時應有人監護開關。
14、生產中壞料和工件碼放要保險、整齊、不超高。沖壓床作業臺上制止堆積壞料或其他物件,廢料應及時整理。
15、作業時禁止吸煙及醉酒者上崗。
16、凡手距模具區100毫米以內作業和沖模常常改換的沖壓設備,有必要設備可靠有效的安全設備和維護設備,禁止手入模區。
17、作業完畢應將模具落靠,切斷電源、氣源,仔細拾掇東西,整理保養設備,并做好記載、交接班作業。